哈医大二院召开“冰城之光”中国OCT创新俱乐部
会议现场
人民网哈尔滨12月23日电 随着腔内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精准介入的需求。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能够直接进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成像,成为了继血管内超声之后,能够辅助心血管介入医生的又一利器。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讲话
为促进腔内影像学临床研究的学术交流,更好地推广和普及OCT临床规范操作,提高国内心血管疾病医生对 OCT 图像解读能力,拓展OCT优化介入治疗应用范围,12月21-22日,黑龙江省医学会主办、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承办的“冰城之光”中国OCT创新俱乐部临床研究及应用大会在哈医大二院举行,国内二百余位腔内影像学领域的专家精英出席。会上,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代表牵头单位,为十家十三五重大慢病重点专项优秀单位和七家EroisonII研究突出贡献单位进行颁奖;同时举行了首届“冰城之光”中国OCT创新俱乐部病例大赛,全国20家医院的OCT领域专家精彩地分享了在OCT精准指导下完成复杂介入手术的相关病例,在比赛的同时增加了同道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搭建起一个心血管领域以OCT为代表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应用和学术水平的优质平台。
于波教授、安健教授、贺玉泉教授、刘寅教授和刘强教授共同见证哈医大二院OCT数据库例数破万
据了解,2018年年初,在于波的倡议下,“冰城之光-中国OCT创新俱乐部”正式成立。俱乐部联合中国腔内影像学研究领域30余位心血管介入领域的知名专家及精英,会通过定期学习交流、建立核心影像实验室数据库、创新基金资助、国际会议交流等方式推动中国OCT临床的开展及原创研究的进行。
于波教授为十三五重大慢病重点专项全国优秀单位授牌
于波介绍,本次大会邀请了十三五重大慢病重点专项“急性心肌梗死全程心肌保护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和EROSIONII“一项前瞻性、多中心OCT指导下STEMI患者再灌注策略研究”合作单位的专家,对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为项目接下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于波教授为十三五重大慢病重点专项省内优秀单位授牌
于波强调,十三五重大慢病重点专项是201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哈医大二院联合全国20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共同完成。预计到2020年底,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心肌保护研究团队,建立规范的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全程心肌保护体系,实现降低 AMI后1年内心衰(简称HF)发生率5%以上,遏制AMI后HF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促进AMI的全面规范化治疗的推广,从而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而EROSIONII研究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中斑块破裂患者的研究,或将改变斑块破裂患者“一刀切”的支架植入治疗理念。
心肌梗死被称为国民健康的第一天敌,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黑龙江发病率居全国榜首。而OCT 作为高分辨率的腔内影像学工具,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它能够直接进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成像,就像直接把显微镜放进血管里看一样,可以准确评估病变特点、血管尺寸、和支架植入效果,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是冠心病诊断新的“金标准”。
于波教授为EroisonII研究突出贡献单位授牌
哈尔滨市38岁的王先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身体状况很好,但就是烟一直戒不了,吸烟史长达15年。在一个月前,下夜班回家,刚进家门胸口就开始剧烈疼痛,大汗淋漓,有强烈的频死感,家人见状立即拔打了120,随即被送入了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经过检查,心电图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了介入治疗血栓抽吸后,经过高分辨率OCT检测显示,虽然有斑块破裂,但患者斑块处病变处于稳定状态,有自愈的可能,并且残余狭窄小于60-70%,血流稳定。因此按照EROSION实验计划,没有对其进行支架植入,而采取了规范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及短期抗栓治疗。在服用药物一个月后,王先生再一次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OCT检查,发现斑块已经愈合,血栓消失,血管内血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