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
肾癌(Renal Carcinoma)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该病若不及时诊断,将导致癌细胞扩散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应采取诊断价值高的手段早日对肾癌患者进行确诊,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因此,我院选择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肾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B超检查为对照,研究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肾癌诊断及疾病类型中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肾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活检检查,并确诊为肾癌的患者;排除标准:(1)检查资料缺失者;(2)肾癌肿瘤远处转移者;(3)重要脏器功能障碍;(4)精神类疾病者。58例肾癌患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B超检查组和CT检查组。B超检查组,患者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59岁到74岁,平均(65.)岁。CT检查组患者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58岁到75岁,平均(65.)岁。
1.2 方法
B超检查组(29例)采用B超进行检查。CT检查组(29例)采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hilips Brilliance 64 排螺旋 CT 扫描机进行检查,叮嘱病人检查前8h禁食、禁水。检查前半个小时,口服矿泉水500ml,以充盈胃肠道。首先,采用CT平扫模式进行检查,设置层厚=1~2mm,间隔=1~2mm,螺距=0.5~1。然后指导患者静息状态下屏气,采用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于患者肘静脉位置处以2.5~3.0 ml/s的速率高压注射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药品规格:100ml:30g(I)生产企业:湖南金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80~100mL。完成扫描后,将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薄层组建、三维重建。之后将扫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 评价指标
(1)分析B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肾癌确诊阳性率。
(2)分析B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对肾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肾癌疾病类型包括透明细胞癌、乳头细胞癌、嫌色细胞癌。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22.0软件对本次试验记录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B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肾癌确诊阳性率
CT检查组确诊29例为肾癌,确诊阳性率为96.55%,明显高于B超检查组(p<0.0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B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肾癌确诊阳性率检查方法 患者(例) 阳性(例) 阴性(例) 确诊阳性率(%)B超检查组 29 21 8 72.41 CT检查组 29 28 1 96.55 χ2值 6.444 t值 0.0111
表2 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对肾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检查方法 患者 肾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 (例) 透明细胞癌 乳头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 n(%) n(%) n(%)64排螺旋CT多 28 12(100) 13(92.86) 3(100)期增强扫描检查 手术病理检查 29 12(100) 14(100) 3(100)χ2值 0.0128 0.0195 0.0021 t值 0.9101 0.8889 0.9638
2.2 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对肾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
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透明细胞癌、乳头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2.86%和100%,与手术病理检查存在高度一致异性(p>0.05)。
3 讨论
肾癌的临床发病率高,进展迅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早期症状不够明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给临床诊断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而临床上对肾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均根据患者病理及疾病类型选择。因此,选择哪种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针对肾癌患者,临床常规的检查方法有B超检查,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直径<2cm,或声像图不典型者,诊断有一定困难。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分辨率高,可辨别肾癌病灶边缘、病灶侵袭位置、病灶转移状况以及浸润情况,不仅能够发现无症状的早期肾癌,而且可以判断肾癌是否侵及邻近器官组织或转移。另外,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肾癌患者的肾癌确诊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p<0.05),且肾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的临床检测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