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效果
【作者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日间手术室 【分 类 号】R622.9 【分类导航】医药、卫生->外科学->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整形手术学 【关 键 词】自体脂肪 移植 存活率 【基 金】河南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02186) 【摘 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用于改善先天性缺陷、外伤所导致的面部局部凹陷畸形及面部老化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98例面部凹陷畸形及老化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填充部位无皮下结节的发生。随访术后3个月,76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74.48%;术后6个月,84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85.71%;术后12个月,86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87.76%。术后12个月,86例对术后效果满意,总满意率为87.76%。此外,88例均未进行二次填充,占比89.80%,10例因自觉改善不明显,术后半年行第二次填充,占比10.20%,2例行三次填充,占比2.04%。结论自体脂肪移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有效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并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单,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 预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第26期 背景:预构复合组织瓣自1973年被Bakamjjan应用于心脏修复,但是受限于技术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国内关于预构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的研究更是稀少。目的:分析预构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及相应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构建四肢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新西兰兔模型(第1次手术),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A组造模后10 d(第2次手术)应用预构复合组织瓣修复,B组造模后10d使用游离桡骨修复,C组造模后10d再次切开伤口缝合不做其他处理。对各组兔进行一般情况、体质量、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与结论:(1)各组存活率均为100%,B组中2只出现移植骨块移位,畸形愈合,对兔活动能力影响不大;(2)A组体质量恢复速率及体质量增长量均高于B组(P <0.05);(3)影像学结果显示,A组在术后2周形成大量骨痂,4周骨痂桥节于间隙,8周缺损间隙填满,12周开始改造塑性;B组在术后2周形成少量骨痂,4周骨痂增多,股骨切断处明显,8周形成大量骨痂,12周缺损间隙填满;C组在术后8周开始形成骨痂,12周缺损间隙仍在,两端骨质硬化;(4)在第2次术后8,12周3组间Lane-Sandhu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组织学观察发现,A组术后4周出现大量新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8周管状结构增多,新生不规则骨岛,12周新骨生成,髓腔出现,包含脂肪细胞为主的黄骨髓;B组术后4周大多数植入骨被降解和吸收,8周成骨细胞骨化,剩余的植入骨仍然可见,12周大多数成骨细胞被骨化并成为板层骨;C组术后12周缺损区充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无骨质形成;(6)提示预构复合组织瓣对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具有修复作用,并且在修复速度及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游离骨块修复。 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在恢复眼周软组织容积及眼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第9期 目的探讨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在恢复眼周软组织容积及眼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眶周老化患者,均采用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 5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纳米或结构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患者眼周老化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凹陷基本消失,眼周细纹等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可显著恢复眼周软组织容积及眼周年轻化,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J].医学综述,2020,第7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OPF)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BMSCs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可发生OPF,OPF发生时骨组织中的BMSCs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骨折机体内通过细胞分泌、免疫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及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等不同机制提高BMSCs的骨组织归巢移植率,且多机制相互调节发挥生物学活性,最终促进骨折愈合。因此,BMSCs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骨折及不同病理性骨折类型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20,第5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用于改善先天性缺陷、外伤所导致的面部局部凹陷畸形及面部老化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98例面部凹陷畸形及老化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填充部位无皮下结节的发生。随访术后3个月,76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74.48%;术后6个月,84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85.71%;术后12个月,86例改善效果明显,改善率为87.76%。术后12个月,86例对术后效果满意,总满意率为87.76%。此外,88例均未进行二次填充,占比89.80%,10例因自觉改善不明显,术后半年行第二次填充,占比10.20%,2例行三次填充,占比2.04%。结论自体脂肪移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有效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并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单,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移植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第4期 移植是重建和恢复机体功能的临床外科手段之一。行移植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继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问题。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移植康复能够改善移植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本文简述移植康复的基本内涵,综述移植康复在呼吸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认知与神经系统、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情况。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儿科杂志,2020,第3期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CD17纯合子突变)合并LGMD2E患儿行亲缘性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过程。结果患儿,女,3岁5个月,供者为妹妹。移植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及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方案: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及短程甲氨蝶呤。经静脉输注供者骨髓血406 mL,单个核细胞数11.3×10~8/kg,术后监测患儿血常规、植入证据及激酶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植入证据提示完全供者嵌合,嵌合率100%,但血清酶学无明显下降,血清肌酸激酶维持在20 000~25 000 IU/L,四肢肌力逐渐下降,近期双下肢肌力3~4级,双上肢肌力4级,易摔倒。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患儿的地中海贫血,但无法改善肌营养不良症状。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20,第3期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旋转点下移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例膝上截肢标本经股动脉灌注乳胶硫酸钡溶液,解剖观察小腿后外侧肌间隔附近筋膜皮肤穿支的起源、分布、数量、外径,然后对剥离的体表组织行X线检查。自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临床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前足、中足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70岁,平均43岁。皮瓣大小6 cm×5 cm~14 cm×11 cm,旋转点位于外踝上2~5 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5 cm×4 cm~13 cm×10cm。结果跟外侧动脉于外踝上平均2.1 cm、4.0 cm发出2支皮肤穿支,穿入深筋膜处血管外径为0.5~0.8 mm;22例皮瓣中14例完全存活,8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坏死面积约1 cm×1 cm~1 cm×3 cm,经换药后痊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适合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值得临床推广。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马乔林溃疡切除后骨外露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第3期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马乔林溃疡切除后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四肢马乔林溃疡患者,其中下肢11例,上肢5例,所有患者均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严格遵守无瘤原则,行扩大切除术,术后遗留的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26 cm×16 cm,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对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即颜色、温度、敷料渗出液性质及四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6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的患者均未出现动静脉血管危象、皮瓣穿支血管受损等并发症,皮瓣全部一期存活,针刺出血试验阳性,供区中厚皮片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四肢运动功能正常。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可利用面积大,容易解剖,血管口径大容易存活,对供区影响小,用于修复四肢马乔林溃疡切除后骨外露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STM32的mbed OS移植与低功耗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20,第3期 mbed OS是ARM公司新推出的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它提供了高效开发物联网产品所需的所有功能,开发流程简单、应用广泛.为满足物联网硬件及能耗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以基于STM32上的mbed OS移植方案,突破了mbed OS所适用芯片的局限性,对mbed OS的低功耗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功耗的可行性策略,同时针对mbed OS未涉及的看门狗功能,设计了一种在该系统下的实现方案并提出了低功耗模式下的运行策略,通过能耗测量实验证实了mbed OS功耗性能可观. 龙爪桑扦插播种育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0,第2期 龙爪桑枝条弯弯弯扭曲,果实酸甜可口,是供人们观赏和品尝的优良桑树品种。7月将半质化新梢剪成插穗,基部用浓度为25~50 mg/L吲哚丁酸浸蘸24 h。以河沙或珍珠粉做基质,插深4 cm,插后罩网浇水。选弯曲度大的龙爪桑母株,7月采捡果实,脱种后立即播种。盖土厚0.2 cm,播后床表覆盖稻壳等。翌年移植,剔出直杆珠,生长季及时除草、灭虫、追肥。